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




      首页技术中心技术中心 + 热线电话:010-62464779 ,010-62464879
      技术中心
      Technology Center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21-07-16浏览量:386 来源:

      [摘要]研究了稻鸭共作(稻鱼共作)药剂减量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技术、加助剂减量农药使用量增效技术 、毒氟磷超低容量液剂等新药剂“高工效”绿色防控水稻病毒病技术 ,并对这些技术产生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
          [关键词]水稻 ;绿色防效技术;效益;问题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20122013 年我站承担了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的建设任务。在省机插粳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协作组的组织指导下 ,我站与合作单位密切配合,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本着高标准、绿色防控的原则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安全,在粮食增产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就两年来我站实施的绿色防控技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 实施地点及基本情况
          实施地点:我区沈高镇(河横 、双徐农场)、桥头镇(卢滩农场)个示范基地,基本情况:实施面积244hm2 ,辐射面积1.71hm2 ,以种田大户为主 ,机插稻 。
          2· 明确重点防控的病虫害种类 、制定预案在核心示范区系统监测病虫发生动态,如纹枯病、稻曲病 、病毒病、稻瘟病 、纵卷叶螟 、飞虱等。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制定相应的物理、生防等绿色防控措施 。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研究与应用
          3.1 开展稻鸭共作药剂控减技术研究与应用
          示范区选择在江苏省姜堰区沈高镇双徐基地 ,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6, 为稻麦轮作, 前作小麦,日落谷(肥床旱育),水稻于10 日移栽,土壤质地为勤泥土 ,肥力中等 。除病虫草防控与面上不一外 ,其它各项措施均一致。放鸭品种为:麻鸭。禾生绿源(甜核·苏云金杆菌)、龙生绿源(纯天然植物生长强壮剂)、粒粒劲(嘧菌酯) 、BM50%吡蚜酮)均由南京尊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防控对象: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 、水稻纹枯病、杂草等 。
          试验处理:稻鸭共作+生物药剂防控区 ;常规施药处理;不用药空白对照。不同处理用药各项指标如表1、表2 。


          3.2 开展稻鱼共作技术研究与应用
          示范区选择在泰州姜堰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农场。试验处理:稻鱼共作+生物药剂防控区;常规施药处理控制对象: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纹枯病、杂草等病虫草的危害 。示范面积5.33hm2,于水稻移栽后10 天左右投放塘鲺鱼鱼苗,每667㎡投放330 尾左右。充分利用原有沟渠,在原有稻田四周加高田埂1500px(可在害虫高峰期******限度调节水位,让鱼更好的消灭害虫) ,形成深1500px、宽1500px “V 形沟。在田埂上用网目为0.2~10px, 高为2000px 的拦鱼栅围起来, 下端插入田底土层500px 深处,以免水流过大时冲走田中软泥,造成栅栏与田底之间有空隙而发生逃鱼。栅栏两边要嵌入田埂 ,以防止蛇、鼠等敌害侵入及成鱼逃跑 。
          3.3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研究
          2012 月上旬在示范区安装了35 台频振式杀虫灯,基本覆盖了核心示范区120hm2 的水稻,诱杀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等水稻重大害虫。同时将杀虫类所诱集到的害虫作为鸭子和鱼的饲料 ,形成生态循环。
          3.4 开展农药增效减量试验
          示范区选择在泰州姜堰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试验处理:按病虫情报全额、减20%用药加助剂 、减30%用量加助剂 ;按配方全额、减少20%用量加助剂共个处理。控制对象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纹枯病、杂草等病虫草的危害 。
          3.5 进行毒氟磷超低容量液剂等新药剂高工效绿色防控水稻病毒病试验的研究
          20122013 年进行了水稻黑条矮缩病高工效绿色防控新技术试验,为水稻病毒病绿色防控提供技术依据,供试水稻品种 :淮稻号 ;播栽方式:移栽和直播 。供试药剂 :10%毒氟磷超低容量液剂;1%噻虫嗪缓释性颗粒剂 ;600g/L 高巧拌种用悬浮种衣剂;25%吡呀酮悬浮剂 。
          4· 绿色防控技术效果
          4.1 稻鸭共作的防控效果
          对稻飞虱的效果: 水稻生长前期亩放鸭15 只基本能控制稻飞虱的危害,12 日和26 日稻鸭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达到69.5%59.6%;对稻纵卷叶螟的效果 :基本能控制2、代稻纵卷叶螟的危害 ,24 日之前鸭子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均在50%以上 ,24 日鸭子离田后,每667㎡用禾生绿源(甜核·苏云金杆菌)30g,药后14 天保叶效果为93.3% ,较对照药剂3%阿维·氟铃脲80g 防效高个百分点; 对纹枯病的控制效果 :日前每667㎡放鸭15 只能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危害;水稻孕穗后,每667㎡用龙生绿源(纯天然植物生长强壮剂)16g+粒粒劲(嘧菌酯)20g, 次药后15 天病情指数防效达到70.76% ,第次药后20 天其病指防效达到78.53%;对稻田杂草的防效:鸭子的食性较杂,浮出水面杂草成为鸭子的饲料,另外通过鸭子在田间的活动(脚踩、嘴拱等方式)使部分杂草踩入泥中腐烂 ,部分杂草种子埋藏过深抑制萌发 。同时,还由于鸭子在频繁活动,使稻田水体浑浊,透光性差,影响稻田水体底部杂草的光合作用, 抑制杂草生长, 减少杂草的数量 。鸭子的除草效果可达96.1% 。
          4.2 稻鱼共作的防控效果
          稻鱼共养防治虫害、草害 ,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在水稻田中利用放养的鱼类来消灭害虫和杂草 ,减轻虫草危害。据示范基地调查放养鱼的稻田与未放养鱼的稻田比较,枯心苗减少61.5%,稻飞虱减少50.90%,杂草减少61.1%,水稻后期无效分蘖减少20%,农药平均少施次以上。在养殖稻田的四周安装杀虫灯 ,夜间用来诱杀害虫以供稻田内鱼儿取食。这些田块在大田生长期内基本未用化学杀虫剂。同时由于鱼的排泄物具有肥田的作用,还能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
          4.3 杀虫灯的控虫效果
          ①稻纵卷叶螟:在绿色防控示范区调查 ,五代蛾量示范区高峰期蛾量380590 /667㎡, 而大面积在560850 /667㎡,六代蛾量示范区高峰期蛾量750931 /667㎡ ,而大面积在9101023 /667㎡ ,蛾量减少约20%左右 。稻飞虱:多点次调查,百穴混合虫量368680 头 ,略低于面上440790 头的虫量,说明杀虫灯对稻飞虱的诱杀效果不及稻纵卷叶螟。螟虫:示范区内未见大螟危害 ,而面上大螟危害呈上升趋势,每667㎡有螟害塘1.58.5 个 。可见杀虫灯对大螟的诱杀的效果较为明显。
          4.4 农药增效减量效果
          在增加助剂的基础上每667㎡减少农药用量20%的水稻病虫防治效果与全额用量的没有明显差异。而每667㎡减少农药用量30%的防治效果与全额用量的差异明显。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每667 每次节约药本20%,每年节约农民农药投入50元左右 。开展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有效地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和粮食优质、安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
          4.5 绿色防控水稻病毒病试验效果
          从试验结果看 ,移栽和直播稻防效一致,防效70%左右 。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 播种前撒施2%噻虫嗪缓释性颗粒剂与复合肥 ,每667㎡用量为1kg,同时用4g30%毒氟磷拌1kg 稻种,并在水稻心期和分蘖期,采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60g/667㎡)和25%吡呀酮悬浮剂(24g/667 )混合施药的处理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5· 取得成效
          5.1 经济效益
          绿色防控示范区平均单产612.5kg/667㎡,由于不施用化学农药 ,稻谷无农药残留、口感好、米质好、价格高,售价4.0 /kg, 总收益2450 /667㎡; 常规防治区平均单产(上接P38)564.5kg/667 ,售价3.0 /kg,总收益1693.5 /667㎡ 。绿色防控区采用太阳能杀虫 、无纺布等材料费 ,比常规用药区多投入112 /667 。常规防治区投入药剂平均约120 /667㎡ ,绿色防控区约92 /667㎡。扣除投入成本,绿色防控区仍比常规用药区多收入672.5 /667㎡ 。
          5.2 生态效益
          运用稻鸭、稻鱼共作加生物药剂,及农药增效减量防控技术, 一方面可大幅度降低稻谷农药残留, 以及农药对土壤、大气、水源的污染,另一方面 ,稻田天敌种群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提高,生态效益明显 。
          5.3 社会效益
          实施稻鱼共养和生物药剂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特别是稻鱼共养技术,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对普通农户而言 ,既可减少购买农药的成本,又能减少施药防治的人工投入 ,省工,省力。同时 ,养鱼又可带来额外效益。再者,实施绿色防控可有效防止农药生产性中毒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生产的优质、无农药残留稻谷受到消费者青睐 ,以高于区场价格出售,社会效益显著 。
          6 ·问题存在与思考
          (1)水稻病虫暴发性强,发生发展速度快 ,而杀虫灯 、稻鸭 、稻鱼共作等生防措施杀虫速度慢 , 尤其是病虫害大发生时 ,有时会影响防治效果 ,甚至可能会导致水稻产量上损失 ,一般农民难以理解和接受。
          (2)水稻生防、综防技术的开展需有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的配合。适度规模经营 ,组织植保合作社 ,开展综防防治,才能生产出更多 、更好的优质稻米 ,这项技术才能得到较好的应用。
          (3)农户更多看到的是短期的效果,看不到生态平衡、生态控制等长期效果  ,需要通过培训 、引导等多方面的支撑 。
          (4)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平台是实施综合防治技术的保障 。综防技术的实施必须有较强的植保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也可能加大综防技术的普及和实施。





        XML地图